请勿对“第一学历”歧视!

2023-12-19

眼下正值毕业生求职期

#困在第一学历里的年轻人#

#普通大学出身就要比985差吗#

#普通大学和985大学的区别# 等话题

冲上热搜

引发激烈讨论

图片

不少应届毕业生称

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

许多高考失利者难以摆脱的“烙印”

“第一学历”设下的隐形门槛

连站在象牙塔顶端的博士

也能碰一鼻子灰

图片


许多人不禁感慨

“第一学历是我的伤疤”

“感觉人生一步都不能踏错”

更有人大胆自嘲

“不光彩的学历”等同于“不光彩的过去”


图片


“第一学历”歧视,为何“有毒”?

在媒体平台上,类似的学历歧视案例屡见不鲜,随着高学历毕业生不断进入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让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学历起点”的质疑。


图片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感觉“第一学历”在招聘中被过度强调了。

是否将“第一学历”视为评判一个求职者的标准?立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认为,“第一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衡量标准,可以展现一个人未来在社会中胜任岗位的潜力和可能性。

反对者认为,学历并不一定反映真实能力,它只是一个表面化的标志,无法准确衡量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并且高等学历的含金量似乎也在逐年下降。

你认为是否应当将“第一学历”视为评判求职者的标准?

是的--

不是

说不清,评论区见


图片


对用人单位来说,用“第一学历”选人固然是提高选拔效率的办法,但这种歧视态度,从本质上说,就是唯学历、唯名校论的具体体现。

有学者分析指出,“唯学历论”是一种粗陋的人才选拔方式:

这种选才方式,并不一定能为用人单位招聘到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但会对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用人单位就看学历,那么,本科进入名校的学生,即使不努力,也可凭“第一学历”获得竞争优势,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学习吗?而那些高中毕业进入专科院校的学生,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能扭转“第一学历”劣势,就会有部分学生自暴自弃。

“第一学历”歧视,打击了那些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学生的努力,这会影响整体人力资源的质量,是用人单位对自己、对社会都不负责的短视做法。


图片


“唯学历”,必须破除!

实际上,“第一学历”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2021年9月,有网友在教育部互动留言提问:“请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

教育部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图片


在破除“唯学历”的道路上,多部门早已出手。

2021年,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同年11月,教育部再次重申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尤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学历固然能一定程度上区分实力,但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若人生数十载,仅一考定终身,那么强调终身学习便毫无意义。

让人才得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拔高用人学历,不造成人才浪费,烧得过火的“学历至上”是时候降降温了!


2023年江苏成人高考已结束,24年的成考咨询已开启


为什么选择我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预 报 名 方 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添加招生老师,了解2024年江苏成考报考政策



图片

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进入2024成人高考预报名入口

填写信息,24小时专属老师1V1报考建议


2024成人高考在线报名预缴费系统

图片

成人高考——拿证时间:2.5年

大专和本科的拿证时间都是2.5年。如果现在是高中学历,想要拿到本科学历,那么需要5年时间。


图片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